部分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策略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疯狂进行外延式扩张,转型“金融控股”集团,到逐步“瘦身”,回归主营业务,“去金控化”似乎成为当前发展下的现实选择。
10月24日晚,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渤海金控”)发布公告称,将终止针对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信托”)的收购事项,同时拟更名为原来的“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将主营业务重新聚焦租赁业务。
本报记者致电渤海金控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在当前金融领域去杠杆、监管从严把控金控集团发展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开拓多元金融业务已不是好的选择。现在是回归租赁主业,也希望向市场传递更清晰的租赁企业形象。
“瘦身”与“开外挂”
今年1月初,渤海金控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时,彼时便有消息称其将收购渤海信托;3月,该消息被坐实;7月17日,更多交易细节浮出水面。
公开资料显示,渤海金控原名“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租赁”),成立于1993年8月,是中国A股上市的租赁产业集团、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租赁集团和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集团,旗下拥有Avolon、Seaco、天津渤海租赁、皖江金融租赁、横琴国际租赁等境内外细分行业租赁公司,主要为全球客户提供飞机租赁、集装箱租赁、基础设施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租赁服务,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大主营业务类型。
根据企查查,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资本”)为其主要控股股东,持股34.91%。
按照此前的重组方案,渤海金控拟向控股股东海航资本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渤海信托33.45%股权,并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进一步向渤海信托增资,最终持有渤海信托51.00%的股权。
历时3个多月,渤海金控最终还是没有将信托牌照收入囊中。对于终止收购的原因,渤海金控在公告中指出,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拟将发展战略调整为聚焦租赁主业、特别是航空租赁主业的发展,不再拓展多元金融业务并逐步剥离与租赁主业关联度低的金融或类金融投资,切实降低整体资产负债率,提高租赁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公司拟将公司名称“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挥别渤海信托前,渤海金控就已开始“瘦身”:不久前拟以29.82亿元的交易价格转让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先后对联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点融网、聚宝互联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宝互联”)等证券、互联网金融类股权进行剥离。
渤海金控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渤海金控资产总额为2922.4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资产33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8%;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6%,资产负债率为87.33%,较2017年末下降近1%。
在渤海金控看来,“瘦身”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负债率降低。此前的8月30日,渤海金控出让全资子公司Avolon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Avolon”)30%股权;9月26日,渤海金控转让聚宝互联的股权。渤海金控董秘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上述交易顺利完成,公司整体负债率有望在2018年年底降至80%左右。
“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司整体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是公司管理层的核心目的,集团化战略只不过是公司诸多发展战略当中的一种,如果公司在经营过程当中发现过多的业务线不仅无法创造足够的价值,反而消耗了大量的相关资源,影响了主营业务的发展。那么砍掉相应的业务线对于公司来说也是正常的举措。”易观金融行业中心分析师张凯告诉本报记者,“去金控化”是当前渤海金控的现实选择。
即便渤海金控“去金控化”在情理之中,但相比几年前犹如“开外挂”般的扩张,不免让人唏嘘。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16年从“渤海租赁”更名为“渤海金控”后,其业务也从租赁铺开至保险、证券等多元金融领域,并开始构建金融控股集团。
2015年全年,渤海金控推出了5单并购案。其中除浦航租赁项下9500万元租赁本金对应的权益、Seaco SRL的100%股权、Cronos Holding Company的80%股权及部分债权涉及租赁行业外,同年推出的联讯证券5.82亿股左右股权并购案及渤海人寿20%股权,分别涉及其此前从未布局过的证券、保险行业。此外,渤海金融亦作为参投方加入网贷平台点融网C轮融资的阵营。
2016年,并购仍在加速。渤海金控继续加大在保险、租赁、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力度,并出现了银行等新的金融并购方向:出资3亿元拿下聚宝互联12%股权、拟出资不超过1.02亿美元等值港币认购天津银行公开发行的H股股票。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渤海金控推出了十起并购,合计金融达到300亿元以上。
金控监管趋严
一方面,整合不及预期;另一方面,监管趋严,如何规避业务融合带来的风险,成为渤海金控在大步迈进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渤海金控的境遇,或许也正是近年来民营金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按照国际上对于金融控股集团的业务范围规定,最早是在1999年,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指出:“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根据国内金控集团发展,普华永道曾在报告中列出六种类型:央企产业集团(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石油集团等)、地方平台类金控(如广州越秀集团等)、民营金控(如复星集团、海航集团等)、互联网企业金控(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非银系金融机构控股(如中国平安、中信集团等)、银行系金融机构控股(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
“金控集团”一度成为多家民营企业开启转型的“利器”。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或控股子公司获取金融牌照,完善市场布局,这也成为混业金融行业内部扩张与互渗的主要方式。
相当数量的非金融主体通过上述方式形成数量众多的各类金控平台,同时也留下不少风险敞口。
监管层亦关注到风险。此前,央行行长易纲针对金控集团的市场乱象指出:“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较大风险,抽逃资本、循环注资、虚假注资,以及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
随着监管趋严,持牌化经营更为明确,金控化现象亦被遏制。渤海金控亦在公告中指出,“在本次重组推进期间,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严控金控平台的发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渤海金控强调回归主业亦是适应上述环境变化之举。
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不少上市公司、民营企业都在做金控,但是随着外部环境、自身经营情况的变化,如今多半得重新再思考下战略和转型。所谓的“去金控化”,确实是在当前状况下的现实选择。
“每一家企业的情况都有很大差别。这其中当然不能排除很多已按照金控化战略发展的公司因业务线过于分散,影响公司整体发展而放弃这种战略。当然也会有很多公司处于快速扩张期,希望通过金控化战略来扩充业务线,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两种现象都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张凯认为,选择怎样的策略走下去,还是得在符合监管的要求下“量体裁衣”。
择优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 粤ICP备20030298号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5620
专注信托、专业分析、独立客观。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鉴于规定部分产品无法挂网,如需了解更多产品请联系我们